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聚焦“巾帼建设者”系列公益活动专题——王杜鹃
发布时间: 2024-11-25作者: 新闻中心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讲话精神。在全国两会闭幕后,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号召广大女摄影家兴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上来。与此同时,协会将继续推出“聚焦‘巾帼建设者’系列公益活动”专题,将镜头对准活跃在大国重器、中国建桥、中国高铁、中国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一线的杰出女性建设者,对她们进行点对点跟踪拍摄深入报道,用影像讲述当代巾帼英雄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人生故事,展现她们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隧道掘进机可穿山越海,是地下施工的大型设备,号称工程机械之王,其中一类地铁施工的盾构机应用最多,所以在国内多被称为盾构机。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那时国内施工使用的盾构机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而且受制于人。在这次采访中,王杜娟和她的同事都讲了一些受老外气的事例。其中有一件事发生在2006年初,有一次在给德国公司加工简单的拖车钢结构件时,发现他们图纸的几百处错误,因为不是设计方,中方没有权利修改别人的图纸,只好联系他们派设计人员到中国来处理。可是,要德国公司派人过来,德国人提出的条件是每天10000块钱,所有差旅及食宿中方还要负责。苛刻的条件在工期逼近的背景下,尽管十分不满,但无奈还是同意了别人的条件。图纸错误不但没有赔偿还要收费,切肤之疼的屈辱让领导层下了决心:一定要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
2005年,王杜娟刚生完孩子不久,公司接到盾构机研发任务组建研发团队,领导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电话告诉她接了个大活,快回来开个会商量下吧!她立刻赶到公司,听说要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心情异常兴奋,立马决定提前结束休假,回单位上班。自此,开始了国产样机设计制造。她回忆说:当年真的不可思议,对于盾构机,有人接触过,但更多人连盾构机长什么样看也没看到过。盾构又是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零部件多达1万多个,单单一个控制管理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项目组一切从零开始。那时,公司领导给他们全力支持,又压担子又打气,时任中铁隧道局主管设备副局长李建斌常说:“集团公司给了这一个项目四千万,这钱打了水漂谁也负不起这责任。”正是怀着这种拳拳报国心,梦之队全体成员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2007年初把样机做了出来。
2009年底,中铁装备又一次遇到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因为国外产品工期不能够满足业主要求,她们在重庆地铁一下拿到了9台订单。那时用于软土的样机才刚刚完成施工,现在一次性要生产9台硬岩盾构机,而且需要一年时间内全部生产完,给她们带来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种种困难摆在面前,怎么办?王杜娟决定挺身而出!项目设计之初,她对以前的设计方式来进行了改革。以前的设计是从部件图到总装图。但在总装过程中,经常会因发生大的干扰而导致返工。她认为设计应该从总图到部件再到零件,可所有人都说设备太大了,有成千上万零部件,不可能做到。重庆项目数量多工期紧,如果返工,就可能是9台一起返啊!王杜娟的执着劲上来了,觉得再难也要试一试!她开始尝试设计总图,与各部件设计师一再沟通,最终做出了装备公司第一个总体设计图,保证了总装期间没发生大的问题。
总装时她要求所有部件设计师轮流常驻重庆,与工人一起组装设备。在重庆40摄氏度高温下,大家一起干活一起拉电缆,辛苦但很开心。那一次的总装,不仅仅在9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首台下线台盾构机全部出厂,而且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当时的设计师现在都是装备的设计骨干,有好几个慢慢的变成了研究院副总工、所长。在重庆大安厂带队组装时,有一次她们住的小镇停电了,40度的高温下干了一天活,不能洗澡怎么办?她说主管生产的方总带着一帮小伙子去附近的水库洗澡,大家走时每个人把自己的饮用水送到了她住的房间,生平第一次用矿泉水洗了个澡,那种幸福感到现在还能体会到!其实这也是成就的幸福感!
机械这个行业,从来就是男人的天下,女人天生就有一个劣势。但是从王杜娟身上,彻底颠覆了这个认知。有一次她在一个项目调研时,项目经理明确要求不让女进隧道,但是不进现场就了解不到真实的数据,没办法完成调研的任务。于是找到项目经理进行交涉,最后告诉他:“如果今天我不进去,你就是阻止了民族工业发展。”他笑着说:“那么大帽子扣下来,我可承受不了,你去吧。”
我采访她的同事们时,问大家对王总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和一件事是什么?提到最多的就是王杜娟常说的“咬牙”、“坚持”,她常和同事们说:“咬咬牙坚持就迈过了这道坎儿。”
王杜娟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一个农家,母亲不认字,但其从外公身上继承的朴素的道德教育以及对儿女无私的爱,三姐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由于家贫,家中只能供养一个孩子继续读书,杜娟的姐姐和弟弟中学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全家只能供成绩最好的王杜娟上学。她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上学期间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进入中铁工作后,执著于专业,做到极致,带领团队,“咬牙”、坚持,一次次攻克了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业绩。2013年王杜娟又被委以重任,由研究院副院长直接晋升为中铁装备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三个月后又被任命为总工程师。此时,她又是刚生完第二个孩子不久。作为技术骨干和主管科研的领导,她先后参加4项国家863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复合盾构,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先后主持地铁泥水平衡盾构研制、变频驱动土压平衡盾构、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等多个项目的研制并成功应用,在研的“大直径硬岩隧道掘进装备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两项863项目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主持了行业第一个国家标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术语和商业规格》的编制工作,取得36项国家专利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积极地推进盾构/TBM核心部件国产化,为重大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做出贡献,在2014年习视察中铁装备时,王杜娟负责讲解盾构原理,得到对中铁装备盾构TBM打破国外垄断,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且出口欧洲的高度赞扬。
中铁装备有一只特别能战斗的队伍,300余名科技工作人员平均岁数只有29.5岁,担负着大国重器的设计、研发、维护等工作。2014年习视察中铁装备时说:“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看到装备制造业还有许多短板,希望我们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让中国品牌叫响世界。”王杜娟说这些年,中铁装备领导班子和青年工程师们从未敢忘记的嘱托,以“三个转变”为引领,不断攻克技术瓶颈,不断刷新中国创造的一项项纪录,引领行业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王杜娟带领的开发团队研发出来的盾构机,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黎巴嫩、以色列、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他们看到了中国技术、品牌的实力,也传递了我们‘合作、共享、共赢’的价值理念。”
高黎贡山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TBM)为敞开式结构,应用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泛亚铁路(铁路)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第一长隧——新建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高黎贡山隧道为中国第一铁路长隧,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被称为隧道“地质博物馆”。
由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国产大直径敞开式TBM,标志着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在超长距离硬岩隧道快速施工领域迈向一个新台阶。
开挖直径6.67m的土压盾构,用于新加坡地铁汤申线,承包商为韩国现代和大宇联合体,是中铁装备出口新加坡的第5个订单。这两台出口新加坡的盾构是第一次无中国背景的承包商购买中国盾构,意味着中国盾构真正走出了国门,意义十分重大。
“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到,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由中铁装备设计制造的矩形盾构被用在过街隧道下穿项目,在网上被称为“治堵利器”。
整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荣获中国工程院评选的“中国好设计”金奖、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奖一等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奖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矩形顶管机的研制完成并取得工业性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超大断面矩形盾构顶管技术的空白,对促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王杜娟利用北京会议晚上时间,下到京沈高铁隧道望京段查看盾构机、排浆泵运作情况,指挥设备操作,针对设备出现的不正常的情况进行认线、常压换刀试验台
由中铁装备总工程师王杜娟主导研发的常压刀盘换刀试验台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台1:1等比例常压刀盘换刀试验台,试验台主要由刀盘臂梁、可抽出式滚刀、保压装置、液压系统及附属工装工具等组成。目前,中铁装备自主开发的常压换刀刀盘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汕头苏埃通道泥水盾构。
春回大地,草木溢香,大国重器,装备人念了十年的装备梦已经开花结果。从中国中铁1号到中国中铁647号,王杜娟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中铁装备完成了企业从初创走向技术成熟的蜕变,连续6年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如今,“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中铁装备已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靓丽名片。王杜娟2016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2015年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 “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称号;2016年被詹天佑基金会授予“詹天佑青年奖”;2014年被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授予“茅以升铁道科技奖-铁道工程师奖”;2012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称号;2015年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 称号;2010年被被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授予“优秀员” 称号;2013年被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授予“中国中铁十大杰出青年” 称号。她说:“企业给我大舞台,感谢中国中铁,也感谢各位帮助和关心爱护我成长的领导和同事们,未来的路还很长,装备也遇到了发展提升期,我愿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与企业一同成长!”巾帼建业,花开中铁。
最后,我要特别推出王杜娟的两个女儿。王杜娟刚从从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时,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农村孩子。到了中国中铁上班,我只想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把上大学的钱还了,然后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做个好女人,这是她朴素的人生理想。她说,没想到企业给了她这么大的一个平台,一步步走到今天,在中铁装备集团总工程师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四年! 王杜娟二个女儿出生不久,都是她人生重要转折:第一次是加入中铁装备梦之队,开始大国重器国产化研发阶段;二儿女出生不久挑大梁,担任集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事业取得的成就,家庭必然顾此失彼。王杜娟的同事告诉我,她的女儿不跟她,小女儿小时候都不认得她了。有一次,王杜娟过生日很想亲近女儿,哄小女儿说:“妈妈生日,跟妈妈睡一个晚上,就算你送妈妈的生日礼物好吗?”小女儿想了想说可以,可是,没多久哭闹着非要回奶奶那里睡觉。她不在的时候,她的大女儿带妹妹,给妹妹作业签字,有时候还替家长开家长会,小小年纪担任起妈妈的职责。
后记:由于时间关系,对王总的采访时间很少,对她的拍摄也是在她的会议期间穿行,原来计划的拍摄方案许多都没有实施,我能深深理解她作为大国重器集团总工身上的担子和压力。采访期间和他的下属和同事了解王总情况,又多次被感动落泪。中国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怀揣振兴工业的情怀,勇于担当、忘我工作、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知识分子,终将成就大国梦!
张秋菊,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郑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郑州市上街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84年开始摄影,擅长风光和民俗片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