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体育

可自主研发的非标试验设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浩瀚体育

安徽凤凰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 2024-06-09作者: 浩瀚体育

  公司属于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C36汽车制造业”下的“C366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分类中的汽车滤清器研发与制造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汽车滤清器及过滤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产品涵盖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四大系列9,000多个品种,广泛适用于各类乘用车车型、商用车车型和工程机械。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设有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实验能力位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公司在研发体系、研发团队、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制管理体制,公司累计取得各类专利180余项,知识产权数量位居行业前列,2014年至2022年连续九年登榜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参与起草了滤清器行业的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4项和团体标准7项,技术带头人现任中国汽标委下设的滤清器行业标委会委员。

  公司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具备较强的生产流程以及综合成本管控能力,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化生产能力突出,能够很好的满足不同市场、不一样的客户个性需求;通过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公司实现了无纺布过滤材料与汽车滤清器产品协同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依托多年积累形成的“一站式”供货能力及市场快速响应能力,公司与一批优质客户结成了稳定合作伙伴关系,产品在境内外IAM市场、境内OES市场、境内OEM市场成功打开销路,其中:境内IAM市场以分销模式为主,境外IAM市场以直销为主,境内OEM、OES市场以直销为主,取得收入主要形式为产品销售。

  2022年,公司生存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较严峻,国际环境复杂、市场需求下滑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公司努力克服全球通胀、油价攀升、海运不畅、产业链重构等多种困难,实现了营业收入基本稳定,盈利水平小幅提升的较好经营成效,具体如下: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下降2.27%;实现归母净利润4211.17万元,同比增长3.3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46.12万元,同比增长13.01%。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营业收入出现小幅下滑,问题大多包括:一是,市场需求出现下行。全球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高位时,居民出行频次减少,滤清器售后保养需求有所下降。特别是,公司面向的欧洲、境内两大最主要目标市场,还受区域特有的其它不利因素叠加影响,需求下行更为突出。二是,海外新市场拓展受阻。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主要依靠参加各类专业展会及实地拜访,最近一年,这项工作也无法开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6.61亿元,同比增长0.87%,资产总额保持继续增长。

  (1)继续强化内部管理。报告期内,公司通过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成功通过安徽省省级“绿色工厂”认证;积极推进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及税务共享平台两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软件开发工作,为降本增效扎实基础。

  (2)深入推进研发创新。围绕最新市场需求,持续做好新产品开发工作,公司产品覆盖面进一步扩宽;全年研发费用1543.29万元,同比保持增长,申报专利8项,成功获得授权3项(含一项海外专利),5项待审,公司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连续9年荣登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添置高低温振动试验台等相关实验设备,实验检测设施能力继续提升。

  (3)探索完善关键岗位长效激励机制。公司制定并完成股权激励计划,共授出限制性股票2,680,000股,涉及87名关键岗位人才。

  (4)努力践行股东回报计划。落实《公司章程》及股东回报计划规定,完成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263,989.23元。

  汽车滤清器最重要的包含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空调滤清器四大类,分布于进气、润滑、供油、空调系统中,上述四滤的需求量与汽车产量和汽车保有量密切相关。

  汽车滤清器需求量主要与新车产量正相关。国际市场方面,根据OICA统计,2022年全世界汽车产量达到8,510万辆,较2021年增长6.0%。随着外部不利影响因素逐步缓释,汽车行业的需求和生产有望回暖;国内市场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在国内购置税减半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国内汽车行业持续恢复,全年产销量稳中有增,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在乘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对乘用车整车配套市场的影响日趋显现。

  滤清器作为汽车保养中定程、定期更换的消耗品,需求量主要与汽车保有量正相关,其中:

  境内售后市场方面,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末,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比2021年增加1752万辆,其中汽车达到3.2亿辆,汽车保有量持续提高,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从千人汽车保有量来看,我国仍低于美、法、日、英等发达国家千人保有水平;2022年7月,商务部等1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区严格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在全国范围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随着国内经济继续发展,国家政策推动,国内汽车保有量、后市场规模仍具备一定增长潜力。

  境外售后市场方面,国内滤清器行业产业配套完备,我国稳居全球滤清器主要生产国地位,国内滤清器行业企业在品种、品质、价格、交期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国际可比竞争优势,是庞大的全球售后市场上一股最重要的竞争力量。

  综上,由于滤清器产品在存量市场的消费属性,市场容量较长时期内将保持稳定,滤清器行业在相当时期内,拥有较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滤清器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汽车滤清器产品,将围绕高过滤效率、高自身清洁度、长常规使用的寿命、低流体阻力等核心技术,沿着轻量化,集成化、模块化、平台化方向继续发展;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将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行业内企业要瞄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研发、应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阴极空气净化系统、用于高压电池系统的冷却空气粒子过滤器、冷却剂颗粒过滤器和氢、水分离等产品,实现行业持续发展。

  十四五期间,国家颁布了《“十四五”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加快构建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标准体系;国家生态环境部门颁发《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等五项标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已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全世界汽车排放标准将更加严格,花了钱的人汽车空调滤清器关注、认知程度得到提高。这些变化不仅对滤清器产品提出更高技术方面的要求,对滤清器行业服务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也为滤清器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与OEM/OES产品性能指标由整车厂认可、质量由整车厂把控不同,独立售后市场上,滤清器产品性能主要由各生产厂商自行确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滤清器在IAM市场的竞争环境混乱,针对此类问题,相关这类的产品品质衡量准则的出台更能敦促滤清器企业充实技术储备、改善生产环境、完善检验手段,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这种趋势对滤清器企业总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模较大企业将逐渐展现竞争优势,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持下,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度,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渗透率达到25.6%,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占比目标,新能源挑战日益显现,行业企业要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对滤清器产品的需求。

  当前,内燃机技术虽已发展到技术瓶颈期,加之新能源政策扶持、车型热卖,大多车企纷纷将精力投向新能源领域,对内燃机的研发与关注日益减少,但在清洁电能、电池技术没有获得根本突破前,内燃机模式仍将持续多年,特殊场景下,内燃机仍是唯一选择。目前,新能源在乘用车领域渗透率较高,但在商用车、工程机械、重型叉车、农用机械、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等领域,内燃机仍是绝对主流,且存量售后市场容量巨大,较长时间内,行业仍然具备很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滤清器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汽车滤清器产品,将围绕高过滤效率、高自身清洁度、长使用寿命、低流体阻力等核心技术,沿着轻量化,集成化、模块化、平台化方向继续发展;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将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行业内企业需要瞄准行业发展趋势,研发、应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阴极空气净化系统、用于高压电池系统的冷却空气粒子过滤器、冷却剂颗粒过滤器和氢、水分离等产品,实现行业持续发展。

  十四五期间,国家颁布了《“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国家生态环境部门颁发《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等五项标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已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全球汽车排放标准将更加严格,消费者对汽车空调滤清器关注、认知程度得到提高。这些变化不仅对滤清器产品提出更高技术要求,对滤清器行业服务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也为滤清器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与OEM/OES产品性能指标由整车厂认可、质量由整车厂把控不同,独立售后市场上,滤清器产品性能主要由各生产厂家自行确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滤清器在IAM市场的竞争环境混乱,针对此类问题,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出台更能敦促滤清器企业充实技术储备、改善生产环境、完善检验手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这种趋势对滤清器企业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模较大企业将逐渐展现竞争优势,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渗透率达到25.6%,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占比目标,新能源挑战日益显现,行业企业要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对滤清器产品的需求。

  当前,内燃机技术虽已发展到技术瓶颈期,加之新能源政策扶持、车型热卖,大多车企纷纷将精力投向新能源领域,对内燃机的研发与关注日益减少,但在清洁电能、电池技术没获得根本突破前,内燃机模式仍将持续多年,特殊场景下,内燃机仍是唯一选择。目前,新能源在乘用车领域渗透率较高,但在商用车、工程机械、重型叉车、农用机械、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等领域,内燃机仍是绝对主流,且存量售后市场容量巨大,较长时间内,行业仍然具备很大的市场空间。

  公司秉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经营理念,围绕建设百年凤凰的远景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将积极把握好我国经济增长新常态、汽车行业提质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公司在汽车滤清器以及过滤技术领域积累的核心优势,深度聚焦气体、液体等过滤系统的技术开发与产品应用,通过提升产能、完善结构、优化品质、做强品牌、拓展领域,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服务水平与市场竞争能力,力争发展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专业过滤产品研发、制造专业企业,努力为环境质量改善以及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1、用好募集资金,加快两个募投项目建设进度,力争第三季度前建设完毕,努力促进公司业绩增长。

  2、加快国内国外市场开发力度,计划通过参加7场海外展会、6场国内展会的契机,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

  1、市场竞争风险。公司主营的汽车滤清器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外AM市场。由于汽车滤清器需要定期更换,其市场容量跟汽车保有量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和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滤清器的市场空间非常庞大,行业内的生产企业数量也较多,竞争较为激烈。在境内市场方面,本土的汽车滤清器生产厂商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国外著名汽车滤清器生产企业也纷纷在国内以合资或独资方式建立生产基地。在境外市场方面,公司则要面对竞争力较强的国际汽车滤清器制造商的竞争。随着行业内生产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逐步提升,公司未来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可能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应对措施:加大市场开拓、加快新品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品牌价值。

  2、产品进出口国政策变化的风险。公司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也有部分设备、原材料从境外进口。如果我国和相关进出口国出现贸易摩擦进而导致进出口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境外客户可能会出现减少订单、要求公司产品降价等情况,境外供应商可能会被限制或被禁止向公司供货。若出现上述情况,则公司的经营会受到不利影响。同时,若产品销往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汽车消费政策、汽车零部件的准入标准等发生不利变化,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出口,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拓展海外市场,逐步扩大产品出口覆盖区域;拓展国内市场,努力提高内销比例;拓宽公司进口原材料采购渠道。

  3、汇率变动风险。由于公司对外销售主要以外币结算,其中又以美元、欧元为主要结算货币,因此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汇率波动对公司的营业收入、财务费用及总利润具有一定的影响。若未来公司不能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公司出口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汇兑损益,从而对公司产品在境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未来汇率变动情况,在履行相应审议程序后,拟采取远期结售汇等适当方式,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扩大人民币在进出口购、销环节的结算比例。

  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配件、过滤材料、包装材料、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等。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成本的比重较高。如果上述原材料价格会出现大面积上涨,将导致公司成本增加。公司原材料总体供应稳定,但如遇偶发性事件导致出现部分原材料供货紧张,价格上升,公司将面临主营业务成本增加或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规定要求,公司制定了《采购和供方管理控制程序》,并根据程序规定,积极遴选合格供应商,拓宽供货渠道,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此外,逐步扩大无纺布过滤材料自产率,努力应对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Next: 一个工科女生的浪漫 利用小孔成像将天空“搬”进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