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顶级实验室》:探秘海尔生物医疗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极限科技
发布时间: 2024-06-26作者: 新闻中心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一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涌现。作为央视新闻重磅推出的大型科普类系列直播节目,《顶级实验室》探秘中国前沿科技实验室,领略超级酷炫的实验现场,见证中国科技的每一个创新脚步。
8月12日,央视新闻《顶级实验室》第四期超燃来袭,由总台主持人劳春燕、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组成的磕科团,走进海尔生物医疗检测技术中心,挑战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极限载荷硬实力,揭秘其为“生命”护航的黑科技!
作为《顶级实验室》镜头里的主角,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为何要接受极限载荷试验呢?央视新闻磕科团带着大家,通过极限载荷试验,来了解这一航空温控物流领域的高端装备,发现其在守护生命健康中的重要性。
据海尔生物医疗科研人员介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是使用在飞机上,进行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精密电子元器件等高价值温敏物资运输的重要方案。由于其温控效果关乎所载物资的质量安全或疗效,箱体里“每一寸”都承载着“生命”之重,市场对这类装备的性能要求一向严苛。
此次《顶级实验室》进行的极限载荷挑战,是针对集装箱使用的过程中,飞机遇到急速下坠、剧烈颠簸等情况,集装箱内的货物对箱体造成冲击时,要求箱体结构稳定性的测试。
据了解,航空产品服役中预期可能遭遇的最大载荷,即集装箱产品在飞机上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坏情况,被称为“限制载荷”,极限载荷则是限制载荷至少再乘以安全系数1.5倍。按照CTSO-C90d《集装板、集装网和集装箱(集装器)》等技术标准规定的要求,集装箱的6个面都有必要进行极限载荷试验,模拟飞行极端情况下温控集装箱的最大载荷能力。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底面需要承受79400牛,转化成重量约8吨;前后左右面分别承受23350牛,约2.4吨,同时要向下加载相同的重量,在做前后方向的时候,底盘还要再承受折合约14吨的侧压;向上则承受43600牛,约4.4吨。
在海尔生物医疗检测技术中心,央视新闻磕科团与科研人员一起,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相关规定,对海尔生物医疗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背(侧)面和顶面进行了极限载荷试验。航空温控集装箱固定在试验工装上,装载3.4吨模拟载荷于箱内。箱体倾斜45,确保背(侧)面分力2.4吨,3秒钟箱体没有被破坏。
接着,在工程师指挥下,航空温控集装箱翻了两个“跟斗”,直接“底朝天”,加载4.4吨试验负载后,将其升起悬空,确保顶面完全受力,箱体没有显著结构破坏,成功通过试验。海尔生物医疗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高稳定性与高可靠性得到直观验证。
其实,海尔生物医疗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有多项核心技术傍身,超强稳定结构是其中之一。高端航空温控装备的行业壁垒一向较高,需要保温、制冷、控制、续航等多种技术融合创新,才能满足生物医药等高价值温敏物资对温控均匀性、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
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在过去近30年里,高端航空温控装备及服务市场一直被欧美企业所垄断。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海尔生物医疗布局航空温控物流高端方案,用1年时间,从“0”到“1”攻克了紧急释压技术、温控系统技术等难题,研发出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实现了该类装备的国产化、产业化。
基于自主研发的新型ATC技术及全新的ACS系统,海尔生物医疗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在保温性能、温度控制、电池容量等方面都拥有更优的表现。与市场现有产品相比,其在温度均匀性明显提升的同时,航时延长了近50%,为我国生物医药供应链安全提供较为可靠技术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生物医疗此前还参与制定了CTSO-C90e《集装板、集装网和集装箱(集装器)》技术标准,推动我们国家航空温控集装箱法规标准加快走向国际领先,提速中国高端航空物流服务国际化进程。
目前,海尔生物医疗已通过链接药企、航空公司、机场、货运代理、货站、MRO等上下游生态资源,逐步建成覆盖全链条的航空温控物流服务生态,业务模式走向成熟。其中,在海外,公司构建起以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列日、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机场为支点的国际运维网络;在国内,也已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建立相应运维站点,并与多家航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随着去年9月“中国上海-德国法兰克福”首条国际航空温控航线的开通,海尔生物医疗航空温控产业全球化布局初步完成,可为需严格温控的药品、疫苗、生物制品、原料药、高端生鲜食品等提供一站式航空温控物流综合解决方案。
以自主创新守护生命健康。此次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极限载荷挑战的成功,见证了海尔生物医疗的科技力量。未来,海尔生物医疗将继续探索前沿科技,持续以自主可控的技术方案助力我国航空温控物流产业创新发展,普惠全球生命健康,让生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