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体育

可自主研发的非标试验设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统筹思维下地方高校实验室规划建设思考

发布时间: 2024-03-26作者: 新闻中心

  实验室建设作为高校办学的基础和保障,在高校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实验室的数量、层次,还是实验室的仪器设施总量、大型仪器设施(单价40万元以上)总量都有了相当的规模,是高校人才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实验室建设水准也直接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据湖北省财政决算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0日,湖北省25所省属高校国有资产总量达575亿元,净值395亿元,约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18.6%,比2020年增长了3%。地方高校相较部委院校,无论从实验室数量、层次、投入、管理,还是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十四五”期间,合理规划、建设实验室,合理分配资源,是地方高校一同面对的难题。武汉纺织大学运用“统筹思维”,构建“大实验室”管理体系,破解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困境。

  随着高等教育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实验室功能愈发凸显,实验室管理机构也慢慢的变成为高校独立设置的部门,但相比校内其他部门,实验室管理部门以下特点鲜明:①高校部门中,只有实验室管理部门名称和职责差异很大,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中,无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学校无法与政府机构相对应,管理有交叉和缺失;②高校实验室职责在逐步扩大,除实验仪器设施管理职责外,实验室教学和科学研究,实验室规划和建设,资源配置,实验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实验室安全等慢慢的受到高校的重视;③实验室建设、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慢慢的升高,对管理和人员的要求慢慢的升高,高校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体系。

  1.1实验室管理机构不统一受高校发展历史演变因素和办学规模、层次、管理方式的影响,高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的机构名称、设置和承担的工作职责都有所差异,各有侧重[1]。以湖北省现有各类130所高校为例,包括本科高校68所(部属高校8所),高职高专62所,众多普通本科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机构不一致(表1)。根据职责和功能分为(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教务处下的实验室管理科等模式(图1)。

  (1)实验室管理职责边界不清。实验室管理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和其他部门都有实验室规划、建设的职责,管理的边界不清,职责重叠和真空并存,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也有同样问题[2],不能统一规范,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2)实验室建设资源分散。实验室建设所需的人、财、物等资源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学科发展不平衡、实验室建设信息不对称,既缺乏统筹,又缺乏共享机制,形成不了合力,导致实验室重复建设和严重短缺并存。(3)实验室统一规划不足。实验室规划不完善、具体措施不足、执行乏力。实施中缺乏统筹和协调,建设任务落实不到位,出现困难往往敷衍和相互推诿,缺乏对未来发展规划的通盘考虑,导致后期改扩建成本比较高[3],影响实验室建设进度和建设效果。

  (1)实验技术队伍缺乏。实验队伍整体学历偏低[4],结构不合理,人员配备不足,相对年龄偏大,专业人才偏少,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宏观和专业管理的能力还有待逐步提升。(2)实验员的成长途径不畅。实验系列职称评聘不合理,实验技术人员评副高职称比教师系列困难[5],待遇较教学和行政岗低,成长的空间不足,对年轻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人心不稳,攻读博士、转岗教师、跳槽其他单位比较普遍[6]。(3)实验岗位成就感不强。实验岗有辅助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要求,任务多且繁杂,但可见成果少,显现度不高,实验员的自我成就感不强。职称评审是高校最重要的激励机制和导向机制[7],在职称评审中,注重课题和文章等成果,对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没有认定标准和衡量尺度,对实验人员缺乏职业引导[8]。(4)实验队伍的教育、管理不足。实验队伍缺乏统一的管理,实验员的教育、培训、晋升等没有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范畴,缺乏预算支出,需要学校层面的统一管理和院系层面的使用管理相结合。

  用“统筹思维”进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校运用“统筹思维”,积极构建“大实验室”管理体系。一是加强统筹,学校实行统一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划,统筹校内外的一切资源;二是合理归口,科学合理划分实验室建设管理的职责和任务,理顺实验室建设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三是建设项目库,科学分配地方高校有限的人、财、物,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实验室建设管理“统而不僵,分而不乱,管理有序,建设有效”,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3.1加强管理统筹加强管理统筹,把分散的实验室职责统一,合理设置管理部门,科学划分职责,理顺管理体系,构建“大实验室”管理模式。(1)建立学校实验室建设统筹机构。成立学校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任成员,统筹全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事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设置模式符合地方高校特点,资产、设备、土地、房屋、实验室等资源集中统一,有利于规划和分配,符合地方高校发展要求。经过不断地调整,目前,湖北省省属高校多采用此设置模式。(2)明确学校实验室管理的权限和边界。按照职责分工,构建实验室三级管理体系(图2),划分三级管理权限,明确部门管理职责,明晰资产与实验管理处、教务处、科技处、院(系)、平台、科研负责人在实验室建设、管理、使用、安全方面的责任,理顺实验室管理体系,实现“层层负责,各有侧重”,杜绝实验室“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管理真空”现象,实现“政出一门、法出一门”。

  (3)规范学校实验室工作模式由上至下、全覆盖的实验室管理、交流模式。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实验室领导小组会,研讨实验室建设重大事宜,并将结果报校长办公会或党委常委会决策。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实验室工作大会,部属实验室工作,交流学院实验室管理经验,表彰先进。每学期定期组织校、院两级实验员论坛,为实验员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分享实验室建设管理经验和思考,并逐渐形成校内文化品牌。学校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机构,明确实验室管理职责,规范实验室工作模式,将实验室建设、管理、安全等职责逐步明晰,将实验室建设、管理逐步规范,逐步形成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实验室建设、管理良性循环,为学校学科发展和内涵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2加强规划统筹加强规划统筹,把实验室建设纳入学校统一规划,分步有效实施,一张图干到底,杜绝无规划的“乱建和乱改”。(1)科学编制实验室规划。学校各院部和研究机构提交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由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汇总并聘请专家评审、论证后提交学校,学校实验室领导小组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论证,分步实施,分级监管”的原则统筹学校各类实验室建设,科学编制实验室规划并纳入学校总体设计[9]。(2)详细分解实验室规划。将学校批准的实验室总体设计分解为详细的年度实验室建设规划,落实场地、资金、人员等建设要素,按照项目库建设的原则,入库出库,分步实施,加强实验室相关各项事务的协调,确保规划的落实和实施。(3)严格执行实验室规划。反对临时性的改变规划和论证不充分的增加规划内容,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10]。将规划执行纳入单位目标任务考核(占实验室考核总分的30%),规划的调整要规范、科学,杜绝无规划的“乱建和乱改”,维护学校实验室的有序和统一。统筹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应从源头上杜绝实验室的无序发展和管理混乱,最大限度地节省本金,有效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近3年来,我校将180多个实验室纳入统一规划和建设,实现了“无规划不建设,规划不充分不建设”,累计叫停无规划和论证不充分的实验室建设项目4项;先后优化、腾挪南湖校区实验室5000m2,建成全校公共科研空间;优化阳光校区实验室6000m2,规划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空间、纺织科技馆、大型设备加工平台等公共空间。完成近30000m2的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规划,于2021年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运行,2021年获批国家发改委教育强国项目“先进纺纱织造及清洁生产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39000m2的实验室目前已开工建设。

  2)合理分配实验室建设资金。学校按照“保运转、保重点、抓配套、看绩效、上水平”的原则配置实验室各项资源,将实验室建设各项要素和条件作为参数,构建实验室配置模型(图4)。

  式中,Ai为第i个学院的设备值;A=ΣAi即为相同类学科学院的总设备值;Ni为第i个学院的本科生人数,N=ΣNi即为相同类学科学院的总本科生人数;J为学校设备投入金额;Z为学校设备总投入金额;W为调节系数。基础部分投入涉及的测算点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设备存量、近年投入、实践需求。项目部分投入涉及的测算点包括新建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教改项目、项目配套、物理空间、运转状态。通过模型科学、合理地配置实验室建设资金,在确保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对重点项目、共享项目、有配套项目、师生急需项目优先建设,并加大项目的绩效考核,把学校有限的资金用好,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发挥资产最大效益[12]。如我校某学院2020年实验室建设配置为本科生1864人,新增加人工智能专业,新增本科生142人,该学院现有设备值4170万,相同类学科学院的本科生总人数9845人,此类学院的总设备值31760万,该学院新增新专业实验室,项目经费300万元,因此由上述公式可计算出该学院2020年实验室建设投入502万元。3)发挥实验室项目库优势。通过规划三年实验室建设项目库,按照三年项目库滚动建设要求,严格项目入库准入条件,严格项目单位申报、归口部门初审、校内外专家评选、学校入库的工作规程[13](图5)。坚持“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建成出库,宁缺毋滥”,项目出库必须对场地、维修改造、安全、水电及方案执行的可行性等条件做严格的出库论证,明确建设任务,实行部门联动协作,倒逼项目单位考虑周全,避免项目实施后基础条件不达标,临时增加预算或半途而废,确保项目建设成效。

  资金的有效统筹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实验室的条件和环境,提高了实验室的硬件水平。近3年来,我校每年投入90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占学校可用发展经费的60%,其中实验室基本建设经费1.5亿元,设备、仪器投入1.2亿元,入库项目29项,建成出库27项。先后建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高校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教育部纺织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升级和改善了工程实训中心、化工化学实验室、艺术设计工坊、大学语音实验室、股票交易模拟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的条件和环境。

  3.4加强协调统筹加强协调统筹,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做好督办员,当好协调员、联络员,为实验室建设服好务[14]。(1)做好督办员。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充分的发挥实验室管理职责,督办好实验室领导小组确定和项目库入选项目的执行进度,每月召开实验室建设项目推进会,了解项目进度,收集项目推进的重点和难点,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加强项目绩效考核。(2)当好协调员。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对实验室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协调好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各部门的衔接和配合,如实验室改造中的基建装修、后勤水电、环保要求、设备选型论证等,减少使用单位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多部门申请、多部门协调,对实验室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和“最后一公里”解决。(3)当好联络员。多听取教学、科研、院系、平台的需求和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实验室项目入库做好指导和前期准备,协调校内部门完善入库前项目的门槛,提高院系项目入库概率。加强协调统筹,是实验室管理部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机关作风的具体体现,更是践行全心全意服务师生员工宗旨的体现,经过不懈的协调统筹,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实验室建设中的历史难题,加快了实验室建设的进度,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赞誉,近3年来,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在全校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级。

  3.5加强人员统筹加强人员统筹,统筹实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和晋升,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方法,打造过硬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专业方面技术队伍。(1)优化队伍结构。学校将实验员队伍的建设列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优化实验队伍结构,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学历、专业化、高素质实验人员,实验室人员引进坚持“发展需求、专业符合、注重实践”的导向,打造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式实验员队伍。(2)优化成长环境。学校努力改善实验员工作条件,为实验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空间和所需的条件,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和主题活动,关心实验员的身心健康。优化实验员成长环境,切实关心实验员的成长,实验管理部门协调人事、教务等部门,优化实验员的考核,注重实验员的日常工作实绩,在实验员的职称评审、优秀评选等关键环节,让实验岗位优秀的人员能脱颖而出[15]。(3)优化培养途径。学校注重实验员队伍的培养,每年选派优秀实验员赴高水平实验室学习、培训,出资支持实验员参加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鼓励实验员开展同行工作交流,大力支持实验员开展业务和学术研究,为实验员的实验课题研究、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管理研究等提供资助,提高实验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4)优化职业认同。优化实验员工资和待遇,在固定工资的基础上给予实验员工作量绩效工资,鼓励有条件的实验员承担实验课程,开展实验研究,提高待遇。每年定期召开实验室工作表彰会,奖励优秀实验员,并与实验室预算配比挂钩,鼓励学院将优秀实验员奖励纳入年终绩效奖励[16]。近3年来,学校先后引进硕士以上学历实验员10名,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达56%,晋升副高级职称以上实验员7名,副高及以上职称占实验员比例达35%,全校实验员队伍达到83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式实验员队伍。

  实验室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牵扯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工作量大、任务重、协调难,“人、财、物”的不足是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难题,以武汉纺织大学在实验室建设中的探索为例,地方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科学合理统筹有限的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实验室,不断满足师生对优质实验室条件的需求,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良好的育人条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45元一杯的“新型泻药”火遍全网!橙柿记者喝下5口开始有反应,减肥人士慎喝……

  要上补习班吗?2025 年 12 月房价要涨?这群学生的研究太“燃”!

  宏碁推出暗影骑士 ED270U 27英寸曲面显示器:2K 180Hz,1099 元

  飓风回归:微星推出新款 RTX 4060 CYCLONE 8G OC 显卡,24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