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体育

可自主研发的非标试验设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凤凰遍访世界顶级气候学家 趣谈二氧化碳功与过

发布时间: 2024-01-10作者: 新闻中心

  丁仲礼:两万年左右的一个时间尺度的波动,谁控制的?地球轨道变化控制的,所以说,你一段时间变暖了,必然不会继续暖下去,还会开始变冷,事实上最近十年,从1998年以来,温度就没有再升高了。

  解说:其实人类探索大气气温变化的秘密,已经有一百多年,法国科学家傅立叶在1824年,发现阳光照射在封闭但透明的空间时,空间内部温度会比外界高出许多,他推断地球大气层也是这样,锁住一部分外来的热量,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卫·卡洛里(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教授IPCC主要作者):在1890年代,已经有科学家研究提出,首先,温室气体的改变,会暖化气侯系统,而燃烧化石燃料会使气侯变暖。

  解说:瑞典物理化学家斯万特·阿伦尼乌斯,是第一个把人类活动和全球暖化联系在一起的人,他在实验室中发现,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的规律,并得出一条方程式,说明如果二氧化碳数量,以几何倍数增加,大气温度就会以算术级数增长,这是科学史上第一个气侯模型,至今还在气侯科学中占有一席,阿伦尼乌斯后来断言人类消耗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足以改变大气成份比例,导致气温上升,这个假说当时无法论证也不受注意,却在日后引起科学界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人类第一个针对保护自然环境的国际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全球暖化”这个词汇出现了,但还只是少数科学家的兴趣范围,人们尚未意识到它的意味深长。重大的转折点,出现在1988年,这一年美国遭逢高温和大旱,6月23日,44岁的詹姆斯·汉森出席了参议院的听证会,他开宗明义指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导致全球暖化,热浪和高温将持续出现,这份证词,敲响了全球暖化的警钟,社会的关注度直线上升,詹姆斯·汉森声名鹊起,甚至被称为“全球暖化研究之父”。

  巧合的是,加拿大政府牵头的一场国际会议,几天后也在多伦多召开,探讨气侯变化对全球安全影响,来自40多个国家的政治家和科学家出席,会议达成的共识比詹姆斯·汉森的警告更为令人不安。它说,人类正在进行一场不自觉、不可控、全球性的试验,其最终后果,可能仅次于一场全球核战争。1988年8月,联合国设立“政府间气侯变化专门委员会”,建成IPCC。在全球招募三千多名不相同的领域的科学家,撰写全面的气侯变化分析及决策参考,正是在IPCC的推动下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慢慢的变成为科学界的主流,2007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更将当年的和平奖授予了IPCC,但尽管如此,争议仍未停止,而更大的危机从2009年11月开始陆续出现,气侯门、冰川门不断曝出的丑闻事件让IPCC的权威蒙上阴影,也让怀疑论者趁势而上。

  威廉·基尼莫夫(澳大利亚气象局前国家气侯中心主任):有人利用这一个话题作为手段,让他们自己会变得更重要,让他们变得更富有,有的研究机构利用这个议题,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

  杨海鹰(凤凰卫视记者):现在是澳大利亚的盛夏,我们的概念应该是看见绿油油的草地,但是现在我们看见的全部是干枯的草地,澳大利亚这一个国家实际上受到了近20年来最大的干旱及火灾、龙卷风、水灾,使澳大利亚这一个国家成为气侯变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这一个国家的人均碳排量也是居发达国家之首,就在我身后,澳大利亚的国会在去年12月初,哥本哈根气侯变化峰会之前,澳大利亚政府推行的碳减排计划被推翻了。

  威廉·基尼莫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气侯的影响非常小,气侯因为其他原因而改变,所以减少碳排放并不能改变气侯。

  安迪·毕曼(新南威尔斯大学气侯变化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我想这真是一场灾难,怀疑论者正在赢得这场公关战,问题是,当他们赢得了这场战争,我们会失去全世界,因为他们在这场公关战中的胜利,并不会改变气侯气侯正在变化的事实。

  解说:从来没有人计算过,地球的温度上升到几度时,出现了城市,人们唯一肯定的是,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抬高了地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