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体育

可自主研发的非标试验设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亦庄锻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发布时间: 2024-06-14作者: 行业新闻

  小马智行率先在京津冀无人驾驶干线物流货运场景开展测试。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自动驾驶卡车率先在京津冀开跑,服务中国90%以上的国产汽车主机厂,第一颗国产原生适配大模型的车规大算力芯片……

  京城东南,亦庄不断的提高产业引力和聚集度,目前已聚集了20多家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和独角兽潜力企业,初步形成了由整车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示范引领、创新型企业为主导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

  当左转方向的绿灯变亮,汽车启动、打轮、转向、回盘,几秒钟的工夫便完成左转。实际上,这辆车内并没有驾驶员,所有动作都自己完成。

  这是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结合实际路况,车辆可减速避让、转弯慢行、停车、变道,每个环节都顺畅自如。”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解释,2017年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以来,小马智行已在多地累计超过3100万公里的无人驾驶里程,这相当于几十个普通驾驶员一辈子的驾驶经验,也就为无人驾驶汽车练就了堪比“老司机”的水准。

  无人驾驶卡车也是该公司在京布局拓展的重要场景。物流园里,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自动驾驶卡车从这里出发,途经河北廊坊,经由京津塘高速公路驶入天津港。截至2024年3月底,该公司物流商业运营里程超150万公里,货运总重近2500万吨公里,开辟出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生动场景。

  “我们通过政策创新和场景创新,把整个城市打造成为全世界无人驾驶企业的真实世界试验场,不断为新产品、新技术提供测试验证环境,加速无人驾驶产业链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为无人驾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造坚实的技术‘底座’。”市自驾办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亦庄已在16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车路云网图一体化覆盖,8大应用场景全面示范,部署车辆超过800台,为30家测试车企发放道路测试通知书,无人驾驶测试里程近3000万公里。

  汽车芯片是无人驾驶的“心脏”,而无人驾驶芯片的发展的新趋势是大算力和通用性。

  “越来越多的汽车瞄准高阶智能驾驶领域,我们今年将推出的国产大算力芯片恰恰能解决此类芯片的稀缺问题。”专注研发无人驾驶车规大算力芯片的独角兽潜力企业辉羲智能正在为即将量产的算力芯片做准备。

  与世界上同水平的算力芯片相比,辉羲智能这枚芯片尺寸更小、算力更强。高阶智能驾驶芯片的背后,还有配套的易用开放工具链及全栈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实现优质高效的无人驾驶量产交付。

  “这是第一颗国产原生适配Transformer大模型的车规大算力芯片,算力将在数百Tops(运算能力单位)级,计划2025年上车量产,帮车厂打造中国版的FSD(完全无人驾驶)。”辉羲智能相关负责人说。

  短短6年,与辉羲智能同在一栋楼里的芯驰科技已成长为“超级独角兽”,成为国内头部车规级芯片厂商。跑在路上的40多款主流车型,都装着它家的芯片。

  芯驰科技目前在智能座舱和智能车控领域实现大规模量产,实现超过500万片的量产出货,服务中国90%以上的主机厂和多家国际主流车企。

  “我们与亦庄的产业生态完美契合,落户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与多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芯驰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亦庄以新能源智能整车制造为基石,形成了北京奔驰、小米汽车两大重要整车生产基地,布局了国汽智联等一批平台支撑机构,聚集了一批专注于高级别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前装量产高阶智驾方案、汽车智能化核心零部件、汽车芯片研发等领域的独角兽和独角兽潜力企业,形成了完善的无人驾驶产业生态。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