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体育

可自主研发的非标试验设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厦大正调查相关科研项目 市科创委:确实出了些问题[6]- 中国在线

发布时间: 2024-03-30作者: 行业新闻

  “你来看看就知道了,根本就没有人在搞科研。”S先生对记者说道,他所说的,是厦大深研院的很多科研项目所依托的滨海湿地ECO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以及新近高调上马的厦门大学龙华产学研基地。

  S先生向晶报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2009年12月,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与厦大深研院签署了《深圳虚拟大学园专项经费资助协议书》,向后者提供资助50万元,建立滨海湿地ECO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目标就包括了“促成日处理50吨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成”,这50万元分三期,2012年12月全部拨付到位。

  2012年底,深圳虚拟大学园又与厦大深研院签署专项经费资助协议书,再次向滨海湿地ECO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提供资助70万元,一次性拨付到位。

  S先生说,这个深圳市投入巨资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实际上并没有正常运作,常年处于闲置状态。晶报记者11月7日前往探访,上班时间就遇到大门紧锁,室内空无一人的情况。而早一点的时候,深圳一家电视媒体在此处拍摄的视频显示,一位自称是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表示,研究院的人平时并不来这里工作。

  厦门大学龙华产学研基地,是去年厦大深研院与龙华颐丰华股份公司合作建设的。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这个基地为16层,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其宗旨是为顺应深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创新“官产学研资”合作方式,实现“顶天技术、立地服务”发展的策略。去年的相关报道都说,这个基地将于今年4月投入使用。

  晶报记者在网上看到的一些今年5月的房地产租赁广告证实,龙华产学研基地确于今年4月落成。

  但是,11月初,晶报记者前往现场探访发现,除了一楼大堂的保安,整个大楼几乎无人,空空荡荡。电梯前的楼层指引显示,只有一至二层被标记为“厦门大学龙华产学研基地”,这两层的一些房间挂上了“培训室”、“实验室”等门牌,但是里面都空无一人,甚至连洗手间的水龙头都没有水。

  晶报记者看到一份“深圳市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海洋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助申请书”,厦大深研院申请深圳专项资金,建设“海洋碳汇微生物种质源平台”,申报表中填写的“平台地址”,就是“厦门大学龙华产学研基地”。这一个项目的申请日期是今年4月28日,上面写明的平台建设时间为“2014年4月”。S先生说,半年过去了,龙华产学研基地都没有科研人员入驻,却慢慢的开始以此为基地申报项目,申请深圳市科研资金,这也让他和很多同事感到困惑。

  为了就S先生报料的情况做调查,晶报记者除了查阅S先生提供的有关的资料和进行实地探访之外,还多次拨打主管这些项目的厦大深研院副院长黄木印的电话,只有一次拨通,通话中,记者表示希望就相关问题进行询问。黄木印表示,问题的实质是有关人员与研究院存在“劳务纠纷”,目前已经解决,对于有关问题均拒绝进行解释和澄清。

  而在前不久,黄木印在接受深圳一家电视媒体询问时曾说,厦大深研院申报的很多项目,“名字上有些字眼是一样的,但内容不一样”;此前的“污水处理”项目是一个技术,而后来的“污水处理”则是这项技术的应用示范,在掌握这项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很多项目。对于龙华产学研基地为何落成之后迟迟不入驻的问题,黄木印表示,是因为装修完成之后有必要进行环境检测。

  昨天下午,晶报记者致电滨海湿地ECO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进行询问。曾经参与滨海湿地ECO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深圳研发中心前期建设和运行的郑老师说,这个研发中心至少在(2011年)刚刚建成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样子,当时她和厦门大学本部的老师和同学经常前来这个地方进行污水处理项目的研发,不过在前期项目完成之后,她就很少来深圳了,因此对这个研发中心的现状并不清楚。

  针对S先生所反映的情况,晶报记者近日联系了市科创委有关人士。这位人士告诉晶报记者,已经了解到了S先生的实名举报,也看到了他提供的有关的资料,目前市科创委正在对有关问题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