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体育

可自主研发的非标试验设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寒假奋进曲!

发布时间: 2024-03-01作者: 行业新闻

  “实验一直在照常进行,基本都没有放假。”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楼公共实验平台,博士生导师贺闽教授这几天正带着学生做水稻病原真菌的遗传转化,以及解析基因功能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虽是假期,但贺闽与同学们依然会一大早来到实验室,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才下班。这样的“寒假状态”对于国重实验室的师生们而言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在公共实验平台,几乎每一间实验室,每一个操作台都能看到专注于科研的川农人身影,这里热火朝天的工作研究景象与室外的天寒地冻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了保障研究生科研工作顺顺利利地进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学伟教授等团队负责人在假期中依然通过线下或者线上的形式召开组会,仔细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进度。除此之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老师们响应号召,在假期中还积极备战基金申报,作物与有害生物互作研究方向的王文明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团队6位老师夜以继日地仔细整理汇总上百页的科研数据材料,确保它们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2024年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立项方面迈上新台阶,实验室广泛动员教职工梳理科研工作,组织了两次评审会,认线个申报项目的总体框架、研究内容方案和前期基础,确保申报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无独有偶,在相隔四川约1700公里的海南省南繁基地,寒假伊始便迎来了一群“川农候鸟”,他们忙碌的程度可一点不比国重实验室的师生们少。深冬时节,随着新一轮水稻播种季的开启,川农的育种团队像“候鸟”一样追着太阳南下,为川种振兴不懈努力。

  清晨,冬日的阳光伴随着海风,洒向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镇的临高村,坐落在此处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试验田里,700多份水稻新材料长势喜人。最近一段时间是水稻冬繁生长的关键时期。时钟指向8点半,农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富教授带领着团队准时出现在稻田中。

  南繁的育种试验不是大规模种植,因此,大型农业设备在这里很难派上用场,大量的工作需要专家们亲自上阵。黄富带领着小组成员仔细谨慎地在地里劳作,整理好秧田后已到正午,虽是冬季,然而海南午间的气温却并不低,大家的衣衫早就被汗水浸湿。除了应对天气的挑战,隐藏在田里的各种可能带有毒性的野生动物、病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等等因素,都让水稻专家们一定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和工序,每天都不能马虎。“每天都要到来转一转,看到秧子心里面就踏实了。”黄富说道。在南繁基地,像黄富教授这样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他们从早到晚地泡在田间地头,观察水稻的生长过程,查阅资料、记录数据到深夜,只为一粒粒水稻良种能在这里“加速”吸吮阳光雨露,历经千锤百炼后回四川“开枝散叶”,让我省的水稻事业更上一层楼。

  “都是正常上下班,相当于说跟平时没什么区别。”动物科技学院甘麦邻老师介绍到。寒假期间,甘麦邻带着学生在位于三台县的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猪样本检测分析等工作。“大概会工作到2月8号。”猪课题组22级硕士黄志洋说道。目前,他与另一名小组成员依然留在实验室,对相关合作公司可以提供的样本做检测、分析、比对,并出报告进行反馈。

  在这个假期,还有很多川农人抢抓假期时光,坚守在科研岗位,埋头于科研项目,为了学术的进步和科研成果的积累,争分夺秒,不断探索着科学的奥秘。正是他们的坚守与拼搏,为寒假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月下旬,我省出现了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影响范围广、维持的时间长,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川农及时雨”。学校多名专家教授立即奔赴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为减少低温冻害对中药材生产的不利影响,在大雪后第一天,理学院张利教授、姜媛媛副教授联合生命科学学院杨瑞武教授,带领团队赴中江县指导丹参和白芍田间管理。通过考察种苗繁育大棚和拱棚设施安全状况以及丹参和白芍地下部分生长情况,专家们指出要注意定期清理厢沟、边沟和排水沟,避免积雪融化后湿度过大导致病害的发生。若气温过低,可在种植厢面培土3-5厘米,增加根系或地下芽、根段的深度,减轻低温冻害对地下部分的损害。同时,专家们根据田间情况制定了《丹参和白芍抗寒防冻应急预案》,并向基地技术管理人员强调,要按时进行检查大棚设施情况,及时清洗整理积雪,并尽量覆盖地膜起到保墒作用。

  动物医学院马晓平副教授联合彝区肉牛产业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彝区肉牛工作岗位专家、科技下乡万里行肉牛产业技术服务团74团成员、凉山州农科院兽医所所长张涛,前往昭觉县开展肉牛防寒减灾应急技术指导。在昭觉县涪昭产业园区,科技特派团专家组一行查看了肉牛饲养管理与防寒抗冻应对措施,针对近期风雪天气对肉牛饲养的坏因,强调牛舍保暖与通风的重要性并提出要注意牛只日粮的保证,并对牛场采用空气能热水器解决冬季饮水水温过低的措施表示认可,建议在彝区进行推广。现场调研完毕后,专家们针对昭觉县肉牛产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表示将结合自己使命,全力支持昭觉县肉牛产业的发展。

  除了解决雨雪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不少师生发挥特长,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力量。

  机电学院张黎骅教授一行组成帮扶团前往通江县深入调研农业特色产业帮扶的需求。帮扶团专家们从通江县特色养殖业、粮油单产提升和银耳产业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想法,为当地更好地做好做实2024年的帮扶工作打下了基础。

  水稻所李平教授带领“科技下乡万里行”水稻产业技术服务19团和省科技厅“三区人才”服务团,先后当地考验查证了仁寿现代农业产业园、乐山市井研县奇能米业、泸州市纳区粮油(水稻)现代农业园、泸州市叙永县优质稻农业园和水稻主产区,并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业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2024年大春水稻生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准备。

  动物营养研究所王之盛教授等赴德阳中江县开展肉牛养殖技术现场调研及指导工作。专家组从养殖技术、草料源头、环境保护、养殖政策等方面做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建议,并对养殖场的驱虫药的使用方式、疫苗注射进行指导。

  这个寒假,川农人们毫不犹豫地投身于社会服务第一线。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帮助农民朋友度过难关。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川农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寒假期间,为确保给留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在学校统筹安排下,还有许多教职工坚守工作岗位,他们工作热情不减,服务保障不断线,保障着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师生们的寒假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为确保大学科技园一期搬迁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基地处、基建处、国资处、信教中心等部门在假期中几乎全员在岗。据学校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礼清介绍,各院所目前在进行搬迁物资的资产清理登记,物品分类整理、编号、打包,仪器设施拆卸封装等工作。在做好搬迁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各有关职能部门还在调试、验收科技园实验室各项设施装备、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环境和搬迁的各专项工作方案,预计到2月20日做好搬迁准备,进入集中搬运阶段,计划在三月初各搬迁实验室可以有效的进行设备调试、试运行,确保开学实验室科研工作能够正常开展。除此之外,据基本建设处处长周玉华介绍,学生宿舍16—17号、科技园二期2批次的立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虽然寒假期间大量师生不在学校,但做好假期中的校园后勤保障工作依然很重要。后勤管理处宿舍管理科及时发布寒假工作安排,全体人员对同学都已离校的宿舍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关闭水、电,确保无人寝室没有安全风险隐患;对关闭公寓中途返校拿取物品的同学,做好登记,及时关注;所有员工分工协作,安排好每天的值班、保洁、巡查人员,确保每天上午都对校区所有楼栋进行一次安全巡查,察觉缺陷及时与相关学院沟通解决。为留校学生建档,及时掌握学生入住动态,发放寒假留校温馨提示,对留校的宿舍确保24小时有在岗值班员,24小时提供服务保障,并在宿舍里布置过年氛围,贴对联、窗花等,尽力为留校学生创造温暖祥和的住宿环境。

  校园管理科紧锣密鼓配合各相关单位开展科技园一期搬迁工作,校领导先后两次带队前往科技园一期实地敲定楼栋标识、门牌号款式。同时,为确保科技园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环境卫生保障、电话移机等工作顺顺利利地进行,相关负责人员积极开展对外联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动力及修缮科对校园内的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及时修复破损设施,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安全。维修热线小时在线,无论是日常维修还是应急抢修,确保工作人员都能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为师生在假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保驾护航。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学生公寓维修工作人员不畏严寒,全力以赴保障留校学生的热水淋浴需求,他们坚持每天对校园内热水供应设备做巡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安全稳定,让留校学子们能如常洗上热水澡。不仅如此,动力及修缮科还全力协助学校完成科技园一期搬迁的前期筹备工作,为年后开学时各实验室能快、准、稳的搬迁到位做足准备。

  寒假期间,学校二医院保障正常基本医疗服务,提前准备了寒假物资用品,并为危重教职工病人积极衔接绿色通道,配合教学科研药品领用,急救电话畅通,随时准备出诊急救,二医院及时指导宿管、校园管理老师对寝室及校园环境进行了消毒。

  一是加强值班值守。一线小时值班制,坚守岗位;管理干部履行管理职责,及时妥善处置各项急难事项;带班领导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校园平安。二是加强校门管理。竭力保障假期门卫值守力量,严格执行假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来入校人员和车辆的登记检查,把好校园第一道“安全关”。三是加强防火工作。“消防无假期,放假不放松”,坚持每日消防安全巡查和消防设施设备定期排查,对学校各重点区域开展多次消防安全专项检查,隐患整改责任到人,安全工作闭环管理,确保不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四是加强巡查管理。坚持夜间巡查“不打烊”,采取步巡、车巡和定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路段、场所开展巡逻,做好师生“守夜人”。警校联动配合,组织警力对校园及周边进行机动巡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五是加强安全宣传。保卫处在节假日期间,通过新媒体、微信群、QQ群等途径,向全校师生大力宣传如何防止交通、消防等安全事故,个人财产如何防盗和防骗等,为师生送上安全防范“金钟罩”。

  除此之外,校园超市、招待所、食堂等场所的留校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尽心尽力提供各项服务保障,为留校师生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的付出让留校师生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

  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在这个寒假,还未归乡的川农人用坚守与奉献为校园注入了一股暖流,更为学校的发展引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感谢他们为学校所做出的贡献,为他们的坚守与奉献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