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体育

可自主研发的非标试验设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浩瀚体育 > 温湿度试验箱系列

兰德咨询]“两高一轻”何以依然是主流

发布时间: 2023-12-03作者: 温湿度试验箱系列

  通览已发布快报的企业业绩,虽然七成以上企业都报“预增”,但增幅分化态势很明显。影响业绩分化的原因很多,如市场布局、产品结构、去化能力等,而“原因的原因”都可溯至企业开发模式及经营策略。显而易见的是,高周转、高杠杆、轻资产的“两高一轻”模式依然是支撑业绩高增长的主流模式。

  如果对这一些企业业绩增速进行高低排序,显而易见,影响业绩分化的原因有很多。通过一系列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包括战略、资金、产业链、市场布局、产品结构、去化能力、管理上的水准等,并进行归纳、排序,总结下来,主要有5个方面的直接原因。

  我们知道,近两年来,不一样的区域、不一样的等级城市的市场表现出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分化。总体来说,东部地区的销售额增速快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快于西部地区(大致相差5个百分点);一线城市和多数二线城市的市场较好,而部分三四线城市则出现了销售不畅、空置率较高的情况。

  受此影响,区域和城市布局及市场结构占比不同的企业,业绩出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此消彼长。以保利和恒大为例。这两家企业总部均在广州,均是“坚持以普通住宅为主的高周转销售策略”,但近三年来两家企业的业绩却出现了两次逆转,见图4。原因之一是,受市场调控影响,2011年的一二线城市销售状况不如三四线城市,而恒大的项目又大多在三四线年至今,一二线城市的销售状况好于三四线城市,而保利的项目又大多在一二线城市,这是促使恒大加快回归一二线的主要原因。

  研究显示,产品定位和产品结构对业绩的影响更大,其背后是受“限购”政策影响程度的大小。通过对比百亿企业2013年的销售均价与业绩增幅的关系,显而易见,均价越高,也就是产品定位偏高端的,增幅大都较低。当然也有例外,如融创、绿城。总体来说,中小套型住宅占比较高、销售均价较低的企业的销售业绩增速较快。

  据公开资讯测算,2013年碧桂园销售均价是6654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22%;万科销售均价是12816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5%;合生创展去年的合约销售均价为17205元/㎡,销售额同比下降3.2%。

  再以华润置地为例。2013年华润置地实现销售额663亿元,同比增长27%;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1.74%,增速在500亿元以上企业中,高居第一。在回答近年来业绩迅速增加的原因时,华润前主席王印归结为两点,一是“六成住宅,四成投资物业”的合理住商比,二是2009年后“华润置地开始了调整产品策略”,加大了中小套型和刚需住宅的供应比例(80%以上)。

  简单而言,房地产企业的增长方式(或发展模式)就是两组优选题。一是规模速度增长模式与质量效益增长模式;二是重资产模式与轻资产模式。

  通过对比万科和万达、万达和恒隆,以及绿城的“代建”模式和SOHO中国转型前的散售模式,我们得知,如果增长方式不适宜,比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留存的持有型资产偏大,或者过早启动重资产模式,就会影响“扩大再生产”(滚动发展),也就是规模增速,比如富力、龙湖。我们提议,在增量市场为主的时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应优选规模速度导向和高周转、轻资产模式。对于净资产较少、资金较为紧张的企业,我们提议优选“两高一轻”模式(高周转、高杠杆、轻资产)。

  开发模式也是做两组优选题:一是高周转开发模式与高溢价开发模式;二是标准化开发模式与差异化开发模式。研究之后发现,过去几年来,采取高周转、标准化开发模式的企业业绩增速普遍较快,例如万达、恒大、龙湖等,而采取高溢价、差异化开发模式的企业业绩增速普遍较慢。例如碧桂园,一个产品系列已有66个项目,基本实现了拿地标准化和产品标准化,而且去化率很高。而有些企业,例如合生创展的部分项目,虽然实现了高溢价,但因为去化速度过慢,导致业绩增长缓慢。

  比如万科、融创,通过项目股权开放,通过联合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促进了业绩迅速增加。面向业内外别的企业,甚至面向项目团队,适量地开发项目股权,不仅可提高资本金杠杆率,还能启动对外学习和内部激励作用。

  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产业链协同能力、营销去化能力等。通过一系列分析各种可能的原因,如果抛开规模因素(业绩增速和盈利能力与规模无关),我们大家都认为,最终的原因不在于外因(因为大家处于同一市场环境),而是取决于企业的市场布局、产品结构、开发模式等内因!

  为什么“两高一轻”模式成为过去几年的主流模式,这需要从房企的核心要义说起。

  房地产开发无论多么复杂,目的都是通过投资,实现企业资本投资收益最大化。那么,怎么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呢?其实就是一个盈利模型,或破解一个公式:M=S×f 。其中,M是指投资回报(利润),S是指销售额或开发规模,可理解为企业规模,f是指回报率。

  实现M最大化有两条途径:一是做大S,即做大规模;二是提高f,即做优做强。

  S(规模)是客观存在,主要根据企业的资金量(“资金池”容量)。S值是100亿或100万平方米和1000亿或1000万平方米,因为规模基础不一样,所以是很难类比的。中小企业很难追赶上万科、保利、中海、恒大等企业,根本原因就是S基值不一样。在较小S值的情况下,要尽快做大S值,只能走可快速做大规模的高周转之路只有高周转,速度才能更快,才能跑赢市场。

  与很多行业不同,房地产开发的资本投资回报率f其实不是利润率,而是利润率、周转率和杠杆率(权益乘数)“三率”连乘的结果。即f=f1×f2×f3,其中f1是利润率,f2是周转率,f3是杠杆率。要提高f,就要提高 f1、f2和f3。

  在当前市场形势下,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事实上行业平均利润率大约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持续下滑。而且,因为近年来土地成本和资金成本慢慢的升高,事实上开发投资的杠杆率也是越来越低的。所以,提高回报率f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着力点是提高周转率f2。

  要提高周转率f2的最佳方式是要“快”,也就是需要做到快速周转、高效开发。从一线品牌企业的成功经验来看,推行产品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供方资源战略化等是实现“快”的最有效办法。而且事实上,只要能实现快速周转,f1是利润率和f3杠杆率也能随之提高。这也是近年来“两高一轻”成为主流开发模式的最终的原因。

Next: 一个工科女生的浪漫 利用小孔成像将天空“搬”进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