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体育

可自主研发的非标试验设备

您的位置: 首页 > 浩瀚体育 > 温湿度试验箱系列

汽车人才有多卷?对话中汽人李喆乐

发布时间: 2023-09-27作者: 温湿度试验箱系列

  汽车产业形态正被重塑,软件和硬件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复合型人才奇缺被视作产业界难题。这不,传统整车厂、造车新势力、互联网与高科技等企业之间的人才大战打得正酣。

  就像高考后名牌大学争状元一样,汽车公司现在都希望自己能 掐尖 ——最好能找到既懂汽车、又懂软件的复合型人才;在职的汽车人们也时时刻刻充满着技能焦虑——我现在的技能会不会太单一,是不是得全面自我重塑?

  焦虑,找不到人才,保不住工作,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害怕自己被时代抛弃。事实上,人才梯队本就如金字塔,顶尖的人才终究有限,不会人人企及。同时,头部固然重要,但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腰部和脚部人才,这样才可以让整个产业稳步向前。

  如何看待这种焦虑?就好像那个经典故事——桌上有半杯水,不同的人看到的、感受到的各不相同。

  智能汽车行业给新玩家快速地发展打开了窗口期,让新的企业和业内外新人有了介入赛道,享受快速地发展的红利。

  在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简称 中汽人 )秘书长李喆乐看来,淘汰赛正在加剧,在未来 3 — 5 年,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必然出现,并筑起技术、产品的制高点。因此,粗放式 贪大做大 将慢慢的变成为历史,未来的趋势必将是精细化地 做实做强 ,逐渐挤出泡沫,梳理欠账。企业的分化一定会带来人才的分化,因此随着汽车产业链重塑,人才争夺终将回归理性,人才发展也会逐渐平稳。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行业发展对两类人带来冲击,一类是在体系内的人,技能和岗位相对垂直、单一,难以应对企业转型带来的新的岗位需求;另外一类是跨界的群体,比如从计算机跨到汽车行业,针对这两个群体,有哪些趋势性的变化?

  李喆乐:随着行业的发展,汽车本身的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从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更为智能、复杂的产品,变成了硬件加软件,边界更复杂的集合体,边界变得更大,给人才的机会更多。

  虽然,机会是多了,但是硬件的干硬件,软件的干软件,没办法整合在一起。所以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要在一个人的身上,或者在一个群体里面找到交织的点。

  很多人会去提所谓的复合型人才,甚至又要懂硬件,又要懂软件。但我觉得很难去确保每一个个体都是又硬又软,这会造成另外一种卷。很多专家在说,又要横向到边,又要纵向到底,其实从人才的发展规律角度来说,这样的人永远都是凤毛麟角。

  既懂这个,又懂那个,还要懂战略懂管理,企业都想招这样的人。事实上,这并不符合健康的人才发展规律。用人才发展梯队的视角来看,在三角形顶端的是所谓的复合型全能,本身就是很少的。

  产业的方向是软加硬,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要变成软加硬,不然就会变成大家过分焦虑的局面。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如何去建立一个高效的人才梯队呢?

  李喆乐:从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有一些人我们大家都希望他能够全面发展,也有一些人比如测试工程师,是梯队靠下一层的人,没有必要都又懂硬又懂软,认认真真地去把路试做完,数据没有错误就够了。

  并且,从企业的人效来说,我们也没有必要都招全能的人,因为这样很聪明的人,比起给别人打工,更倾向于雇佣和管理别人。而一个普通学校毕业的人,从一开始就知道未来可能要去工作的场景,对个人职业发展趋势以及自己的定位也会比较清晰,而不会好高骛远,想要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毕竟行业顶尖的永远就那么几个,即使大家最后都在卷,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在顶尖上,这是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认清大势,尊重规律,不能只是从企业的角度去看,要从人才的规律和底层逻辑去认识到这一点。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良好的企业管理一是有人性的温度,二是要和时间做朋友,因为人的周期比很多企业的周期还要长。

  李喆乐:技术是死的,但人永远是个变化的因素,是最没法确定的,所以人的成长规律必须认识清楚。尊重人才的发展规律,然后思考怎么把人才和产业联系起来,这一点很重要。一头闷着做技术做产业是不行的,因为人不是一个消耗的资源,而是一个可以永远挖掘的资本,可再生的资源。

  如何去调动这些人才值得思考,真正的大脑其实是把这些聪明的大脑结合在一起,所有的人在一起才是最聪明的。老板做好两件事情,管好钱,管好人,人在沟通、交流、决策的过程中有任何的壁垒,帮他们去解决,让他们更高效地工作,才能打造出更好的产品。

  在组织架构里面,真正的横向拉通不是对上的问题,而是员工直接汇报策略;不是只给部门领导汇报,只对他负责,而是对业务本身负责。所有人都是为了这个业务去负责,那才是真正的为结果导向。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内卷不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企业之间,企业都希望未来要从制造商转向出行服务商,但如何能找到现实的路径呢?

  我觉得是因为大家都不想出局,都对未来有期待,就像很多的父母都认为孩子未来会成为拔尖,所以去培训花了很多钱,即使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也还是会去卷。

  企业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尤其是当地方政府发现汽车行业是一个解决大量就业、带动产业的行业,地方政府也一起参与在里面,还有资本跨领域流入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想在这里面找到机会,都想在未来分一杯羹,都想在未来成为头部,所以就会造成所谓的卷。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在国内投十分力气,可能只能获得一分的回报。但是我们走到国际市场,就是投一分力气得一分回报,这就是今天中国现实的一种挑战。大家都想未来可能会成为更好的,企业不想被淘汰,所以拼命地在往前狂奔。

  当大家都在往前卷的时候,总归会有卷不动的时候,因为它不是一个常态,所以就要开始步入调整,慢慢的有跟不上的,慢慢的有被边缘化的。以前有几百家新势力,现在没几家,因为有些新势力毕竟实力还是不行的。我们大家都认为更加头部的企业会吸引到更加头部的人,而一般的企业就只能吸引一般的人。

  我觉得再过个 3~5 年,人才的争夺还是会回归到相对的理性,那样的话人才相对来说也会较为稳定,企业的发展的策略也就比较清晰了。企业用人战略的明确一定是在产业战略和发展的策略明确之后。发展的策略不明确的时候,大家都在狂奔。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教育和产业在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很多人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和市场是严重脱节的,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有哪些学校和企业有过较好的措施呢?

  李喆乐:现在是学校在转型,企业也在转型,企业很多时候也觉得学校的培养人永远是跟不上的。现在我们的一些研发工程师为了可以了解软件,就自己晚上上夜课,外面请一些学校的老师,包括内部也有一些顶尖人物去给大家上课。

  学校教育虽然要转型,但是它也遇到很多挑战,首先是它不在产业的一线,很多的技术场景感受不到。而在企业,大家可能为某一个技术难题,一起变成一个更软一点的人,或者软的变成有一点硬的人,很快能力就起来了。

  今天的教育体系跟产业存在脱节,就像生产了一样东西卖不掉,大家彼此都不太了解对方需求。学校培养人,然后输送到企业,如果学生可以早早地看到未来所要从业的环境,根据这个思考大概要做什么课题,未来就可以无缝对接。

  但当国内这套人才输送体系走不顺畅的时候,就出现了像吉利自己办产业学院等途径,我觉得吉利办得还是可以的,还有宝马在沈阳工大和东北大学都有定向的培训班,我觉得这种技术层面的还是可以去做一些对接。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的教育考核体系要调整,比如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中国汽车是外贸甚至中国经济最亮的一个点,但是隐忧也逐渐出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团结当地的人并不是特别容易,您觉得出海这样的领域里面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喆乐:出海最大的问题,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肯定还是人的问题。最火烧眉毛的事情,我觉得还是文化的融合,就是中国车企对海外的 不理解 ,或者说我们本身就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对多元文化的感觉很少。

  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很深,但是在多元化方面不一定有优势。在文化方面,我们大家都认为的尊重和外企认为的尊重,本身就有区别。比如外企在一个团队里面会关切少数族群的需求,但我们可能不太理解。

  再比如,欧洲企业很多时候不是个人买车,而是企业买车给中高层员工,为何会这样?因为和税收制度有关。

  所以出海以后,第一步先是卖车,但是卖车永远不是终极的阶段。我们研究了丰田,研究了通用,还研究了很多企业,他们都是在最初卖车的过程中,就思考下一步怎么做,哪一些问题解决掉才可能走到下一步。到准备建厂的时候,要问自己对当地的很多东西,是不是都已经大致摸清楚了?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产业在进行大规模变革,摸着石头过河又摸不着石头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去思考未来呢?

  李喆乐:今天我们从始至终在喊创新,但我觉得我们仍就缺少创新,很多时候都把精力放在思考怎么去摸那块石头,或者别人摸过的再去摸,其实未来很多时候大家都是看不清楚的。咱们不可以只想着前面的那一步,然后拼命地跟着卷一些眼前的事情,这样就永远是在补当下。大家的发展阶段可能都差不多,但资源永远是短缺的。

  比如在人才国际化方面,如果现在是最初级阶段,下一个阶段是所谓的 CKD 工厂或者自己建造工厂,那么一定是要做团队管理。

  再往后就是叫所谓的属地化管理,从在当地建工厂非常强势,只能做这个品牌的车,到后来开始为当地生产车。丰田就是这么走的,一开始出口美国,再开始建工厂,到后来在美国衍生出了所谓的雷克萨斯。

  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如果在海外有接下去做工厂的打算,现在就要开始大量的研究当地的人文律法、人力资源分布、员工的工作习惯等,来确定在哪里建厂,以及设多少产能是合理的。日本、德国就是这么干的,我觉得我们还缺少这些。

  企业内部有一个最大的消耗,就是决策沟通的过程太漫长。其实我觉得不缺少努力的人,真正缺少的就是看准方向就认定去做的人。一是具备这个能力,二是坚定这个方向不动摇。

Next: 【师耀大别山 强国建新功】点亮乡村孩子的科技梦——固始县张广庙镇中心学校教师张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