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消费“主引擎”强劲
发布时间: 2024-01-10作者: 温湿度试验箱系列
“国家近期在‘消费提振年’这一目标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信达咨询品牌零售行业研究总监谢旭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前三季数据看,消费市场的亮点和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消费已成为经济的“主引擎”。
经过三季度的比拼,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领跑”长三角,达33874.1亿元,同比增长7.1%。
上海、浙江和安徽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78.99亿元、23227亿元、17217.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6.1%、6.7%、6.7%。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的住宿和餐饮业迅速增加。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29.43亿元,增长39.6%。
相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暑假期间,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每日游客人数基本保持在7.6万人左右,高峰值更是突破10万人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9年全年平均每日入园人数为4.88万人。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火爆也带动了附近住宿业的热度,尤其是周边的民宿,成为了不少家庭的“首选”。根据《2023暑期民宿消费报告》,民宿订单达到2019年同期的3.5倍,迎来消费热潮。
比住宿更明显“暖”起来的是餐饮。例如,江苏前三季度餐饮业营业额收入3508.2亿元,增长了19.4%。
江苏省商务厅透露,进入三季度后,商务厅联合各餐饮服务平台,以点带面持续引领餐饮消费扩面扩容、提质升级。让餐饮消费在江苏彻底“热”起来,也给了居民和游客更多的选择。
前三季度,浙江的限额以上贸易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8.8%,智能手机零售额增长44.9%,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16.5%,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5.3%,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3.0%。
同时,江苏的数据也说明了升级类消费的火爆程度。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4%,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2.3%,其中智能手机增长更是达到了51.3%。
再看安徽数据,前三季度,汽车零售额增长58.1%,智能手机增长33.1%。
“线上购物、共享经济等新的消费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谢旭涛说,进入三季度以来,随市场供应能力的不断的提高和品质生活与绿色环保理念的慢慢地增加,升级类和绿色商品的消费需求也变得更旺盛。
他进一步分析称,同时,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也不断涌现。比如,进入9月份,多地汽车的销量再创新高。
今年8月末,江苏发布《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振和扩大消费”被摆在首要位置。
在消费市场加速增长的背景下,上海“趁热打铁”,出台了《上海市加强消费市场创新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围绕创新供给、深化联动、加强推介、优化环境、政策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推出了12条措施。
当下,2023“拥抱进博首发季”正在举办。在新推出的12条措施中,不少新场景、新业态成为消费市场创新的发力点。
此外,今年以来,江苏各地结合真实的情况寻找发力点,以“特色”经济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更多选择。“微醺”经济、深夜食堂、夜间娱乐等应运而生,首发首店经济、地摊经济、直播经济等共同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消费市场。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南京引入商业品牌首店323家。其中,全球首店1家、亚洲首店1家、中国首店6家、华东及江苏首店129家。引进国际优质品牌首店占比高于全国兄弟城市,南京正在成为一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江苏市场的首选地,新业态、新品牌培育孵化的主战场。
今年以来,沪苏浙皖文旅部门先后签订《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高水平发展2023浦江宣言》《长三角文化和旅游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明确依托长三角地区重大文旅节庆活动品牌,一同推动文旅消费复苏振兴。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作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也不例外。
谢旭涛进一步分析,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制造集聚地和零部件生产地,已拥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可以覆盖从整车、汽车零部件、芯片和车规级测试的整体流程,为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额飞速增长增加源源不断的动能。
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智能手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三角在智能产业的布局也慢慢变得多。
备受关注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建设已进入最后阶段。据介绍,华为青浦研发中心计划打造成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该中心预计将于2024年6月竣工交付,届时将引入3.5万名科学技术研发人才。这一研发中心的落地,无疑将成为上海和长三角的智能手机产业的又一大“王牌”,再次拉动智能手机的涨幅。
“不过也要看到,消费市场恢复的任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确定性因素。”谢旭涛直言,消费需求的增长能否持续,还要进一步观察。目前,消费市场的恢复主要是依靠政策支持和特定商品需求的增长,持续性还需要更加多的因素来支撑。
此外,他认为,消费市场的恢复能否真正带动经济的回升也需要持续观察。虽然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已经逐渐凸显,但是别的方面的经济支撑能否跟上,还要进一步观察。另外,消费市场的恢复能否真正解决结构性问题,让消费成为经济的持续增长点,也要进一步观察和探索。